2024年上半年,相关部门迅速推出了一系列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致力于推动碳密集型行业向低碳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则着力提升资本市场在气候信息方面的透明度。这一举措背后,蕴含着许多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的议题。
政策助力低碳转型意义
政策引导着向低碳方向转变,这已成为全球的发展方向。目前,全球都在关注气候变化问题,中国也不例外。2024年上半年出台的政策,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全球性的趋势。从国内角度来看,这些政策有助于我们响应减排目标的号召。众多城市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减排计划,而这些政策将成为实施这些计划的得力工具。同时,在房地产行业放缓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下,低碳转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这种经济影响。
转型政策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一方面,转型可以吸引新的投资进入环保产业,进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比如,某地的新能源项目建成后,周边地区的就业得到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传统企业的绿色转型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间接推动经济的增长。
企业面临的碳转型风险
众多企业正遭遇碳转型带来的风险。据穆迪调查,在中国,除去城投公司,那些受评的非金融企业中,有29%的企业正面临严重风险。这一比例在各个地区中是相对较高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型企业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双重限制,在转型道路上步履维艰。以一些小型加工企业为例,它们往往因资金短缺而无法购置环保设备。
大型企业在这方面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它们具备提升资本投入的能力,例如对生产线进行升级和改造。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以及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企业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以某大型工厂为例,其投资清洁能源项目,成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低碳化。
碳价上涨及其影响
2024年上半年,我国碳价显著攀升,这一现象背后,合规风险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尽管目前我国碳价尚低于成熟市场,但其上涨幅度不容小觑。在部分行业,碳价上涨已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于被评估的大型企业来说,它们通常有能力承担额外的成本,这得益于它们较大的利润空间。
有色金属行业面临碳价上升的压力,这促使它们转向使用可再生能源。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该行业的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五分之一,且其生产过程高度依赖煤炭和电力。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兴起,对铝产品的需求增加,这有助于企业保持盈利水平。从长远来看,碳价的上涨将促进行业转型,从而降低风险。
建筑材料行业的转型
建筑材料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为显著,至2023年底,其排放量已占全国总量的约10%。特别是水泥行业,作为建材行业中的一个高碳排放领域,若要加入碳排放交易系统(ETS),企业便需购买碳信用额来抵消其碳排放,这对它们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随着碳价攀升,加之对CCUS项目成本的激励政策,水泥制造企业可能会倾向于投资商业化的CCUS项目。此举对行业转型具有正面示范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国家碳转型目标的实现。
气候信息透明度提升的好处
新规提升了在实体层面气候风险与机遇的透明度。这一变化对于上市的大型高碳排企业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使得这些企业能够更有效地满足普遍认可的气候报告标准。在国际层面,这一规定有助于全球商业伙伴、国际投资者以及贷款机构更准确地评估中国企业的气候风险与机遇。这将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那些碳密集型产业或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的企业,更能吸引全球投资者的关注,以及贷款机构的青睐,使其成为投资和贷款组合的一部分。
转型融资相关情况
目前对转型融资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对于高排放活动的减碳工作至关重要,是不可或缺的财政支持。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严格的企业碳转型计划披露要求,两者结合,能够有效提升信贷额度。
航空业这类难以减排的行业,在挑选了关键绩效指标以推动转型之后,便能在可持续债务市场中获得资金支持。这一举措为整个行业内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转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