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企业边界核算:涵盖直接生产、辅助生产及附属生产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
企业边界核算:涵盖直接生产、辅助生产及附属生产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
碳排放专项技术培训平台
2024-11-08
2867

面对气候变化这一大趋势,对企业来说,准确核算并报告温室气体排放变得极为重要。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对环境保护的责任,而且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中,它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任务。

核算与报告边界

企业法人界定了核算与报告的范围,这一点清晰且至关重要。以某大型制造企业为例,其所有生产设施排放的温室气体都需纳入统计。不论这些设施位于总厂还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分厂,只要属于该企业法人,都在核算范围内。这种明确的划分,有效防止了企业之间相互推卸责任。同时,它也便于监管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数据统计。

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各企业情况不一。像那些拥有众多子公司或涉及多个业务领域的公司,在以法人企业为单位进行核算时,必须理清错综复杂的股权关系和分包生产等细节,这样才能确保所有排放源产生的温室气体都被准确计算在内。

排放源与气体种类

生产排放源种类繁多。比如,化石燃料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作为原料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例如化工企业生产中使用的碳氢化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碳。另外,一些企业通过火炬处理排放的废气,以及石油炼化厂在燃烧废气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都需要计算在内。同时,使用碳酸盐过程中产生的排放,例如水泥厂使用石灰石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必须考虑。

二氧化碳回收也是一环。若企业回收的二氧化碳用于对外销售,需从中扣除;若用于自用,则无需扣除。以一家专注于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的企业为例,它们向其他企业提供的二氧化碳量必须精确计算,以便准确确定其排放总量。

特殊情况核算

企业若涉及氟化物生产等本指南未提及的排放行为或生产活动,例如某些化工企业研发氟化物产品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则需依照主管部门颁布的其他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报告指南进行操作。特别指出,相关企业必须严格遵守核算和报告的特定要求,以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及规范性。

有些企业可能会遇到多种不同的情况。特别是当这些企业涉及多个不同领域的业务时,情况的核算会变得更加复杂。它们必须依照不同主管部门和业务特点,遵循不同的指导原则,这不但提高了企业的管理费用,也对企业的环境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

碳源流的流入情况

碳源流的流入需仔细辨别。首先关注那些流入企业边界,并明确用于各燃烧设备燃烧的化石燃料部分。比如,以煤炭为燃料的发电厂,其每日煤炭的输入量便是关键因素之一。此外,还有作为原材料流入企业边界的化石燃料,例如炼油厂输入的原油量。同时,各类加工转换的投入量也需明确界定。

企业边界内,作为原材料流入的其他碳氢化合物同样值得关注。特别是对于医药化工企业,必须明确其特定原料的碳源流。此外,还需关注企业边界内作为原材料的CO2气体(若有)和碳酸盐(若有)的情况,这对于某些特殊工艺的企业来说尤为重要。

企业需对超出边界的含碳产品进行详尽统计。这包括钢铁厂生产的主要产品如钢铁、炼焦厂的副产品等,它们的含碳量与产量的比例对排放总量计算至关重要。同时,需注意那些流出企业边界后经回收外供、避免排放至大气中的CO2(若存在),例如某些二氧化碳回收企业的外销量。

此外,企业边界之外的其他含碳排放物,诸如炉渣、粉尘、污泥等碳含量物质,同样需要精确识别和计算。比如,煤炭燃烧发电厂排放的炉渣所携带的碳量,这些信息对于整体排放量的准确核算至关重要。

企业面临的挑战与行动</>

企业面临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多重难题。首先,数据搜集工作颇为棘手。生产流程繁杂,设备种类繁多且分布广泛,准确搜集各环节数据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以一家大型集团为例,其工厂遍布全国各地,数据汇总难度极大。

成本上升也是一大问题。额外的人员培训、设备安装等监测数据的费用不容忽视。面对这一挑战,企业该如何是好?首先,企业需建立健全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其次,强化员工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重视。最后,运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软件予以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