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2022 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重点工作出炉,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2022 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重点工作出炉,你关心的都在这里
碳排放专项技术培训平台
2024-11-08
1654

近些年,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环保政策也引起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部发布的那个通知,既明确了任务,又维护了企业的权益,它对各行各业的发展和管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关键问题。

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报送任务

2021年,发电行业中的重点排放单位需负责提交2021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规定的时间节点非常明确,必须在2022年9月30日之前完成。报告的提交途径是通过环境信息平台。这些单位需按照相关指南要求,报送相关数据。同时,他们还需保存数据的原始记录和台账,至少5年,这对于未来的数据查询和其他相关事务至关重要。从2022年4月起,他们还需依据新修订的指南更新数据质量控制计划,并付诸实施。

企业在此过程中要做许多准备工作。这包括数据搜集,更要准确计算,并按规定格式编制排放报告。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发电企业来说,人员众多,业务繁杂,制作这些材料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如何合理分配资源,成为他们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月度信息化存证规定

发电行业中的重点排放单位,依照规定必须进行每月的信息化存证工作。这一做法在碳排放监管体系中,对于数据的快速保存和随时监控具有重要意义。比如,一些大型发电厂每月的燃油消耗量和发电量等数据,都能得到及时存证。

月度存证虽对企业有益,却也给企业带来额外的工作负担。多数员工日常忙于生产任务,若需安排专人负责存证,便需重新调整工作安排和人员分配。有些企业或许难以满足这一需求,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实为需要深思的问题。

确定核查技术服务机构

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选定核查技术服务机构。此方法确保了核查工作的专业性。例如,具备资质的环保企业或科研机构,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执行核查任务。

然而,隐患不容忽视,比如一些缺乏实力的机构可能在利益驱使下加入其中。对此,我们必须对核查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严格评估,依据《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对其内部管理和相关情况进行有效监管。

核查技术服务机构不得从事多项违规行为。它们不得向受核查单位提供特定咨询服务,以防止利益上的冲突。例如,若在过去三年内存在雇佣关系,便不得参与核查工作。

这看似限制了机构的业务发展,实则源于对公平公正的追求。企业是否能在这一过程中理解和配合,是执行此规定的关键。若企业为自身利益与机构串通违规,该如何处理,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典型案例的核实整改

各地方需对已通报的典型案例进行核实和整改。具体到各省份,发展状况各异。例如,在能源大省,如山西,煤炭发电企业众多,这里的典型案例往往与能源消耗紧密相关。

目前,许多地方普遍存在人力和技术等资源短缺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核实整改工作可能效率不高。因此,如何有效分配资源来推动这项工作,确实是一个需要深入讨论的话题。

监管服务机构的措施

生态环境部门联合相关单位,依照法律对检测检验机构等实施监管。这样的监管有助于推动这些机构持续进步,并规范其操作流程。例如,某检测机构在受到监管后,便对检测方法不准确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监管部门能否实现全方位、无盲点的监管,这本身就是一个疑问。这些监管机构分布广泛,数量庞大,那么监管部门该如何运用有限的资源,尽可能地履行好监察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