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市场的发展现状,一方面显现出市场化程度不足,交易流动性匮乏的特点,而以履约为核心的驱动机制则尤为突出。这一现象暴露出众多矛盾,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焦点议题。
履约驱动下的活跃度低
我国控排机构主要为了履行合约义务而投身碳市场交易。在试点碳市场阶段,这种现象普遍导致履约延迟。以某些地区为例,众多控排企业往往在履约截止日期临近时才匆忙开展交易。然而,随着试点市场的逐步发展,这一现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近年来,交易集中度的降低也反映出部分控排企业在碳排放管理方面的自主性正在增强。
履约驱动的交易模式本身,是市场活跃度不高的关键原因之一。许多企业认为,只要履行了合同义务便足够,缺少了主动投身市场交易、以提升减排效果的积极性。
市场准入机制的问题
观察市场准入的规则,我们发现不少问题。在我国的全域碳交易市场中,主要的参与者是那些负责减排和履约的企业。然而,这与试点碳市场所允许的机构投资者和普通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形成了鲜明对比,导致市场参与主体显得较为单一。
众多金融机构和个人虽有意愿投身碳交易,却往往遭遇闭门羹。这样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市场的活力。毕竟,多样化的市场参与者能够催生更多交易机会和模式。而单一主体结构在应对多元需求时,难以推动市场的快速成长。
碳价无法反映成本
我国碳市场强制参与为主,政府主导交易活动,控排企业履行合约的目标清晰。因此,碳交易量在履约期间波动较大,而在非履约期间则相对较小,形成了类似潮汐的周期性变化。
在配额总量设置上,相对较为宽裕。即便企业不涉足“配额交易”等二级市场活动,也能顺利履行合同。因此,这种设置无法有效激励企业积极进行节能减排。结果,碳价也就无法真实地反映减排的实际成本。以北京碳市场为例,其碳价较高,而其他试点地区的碳价则偏低,均未能准确体现控排单位的减排成本与收益。
缺乏国际接轨经验
从全球视角来看,欧盟和美国在碳市场起步初期都曾遭遇因配额问题导致的碳价剧烈下跌。这样的国际经验,我们应当认真学习。然而,我国碳市场在国际对接上还有不少不足之处。
在国际碳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国家与地区间碳市场的连接,有助于拓展形成统一碳价的范围,从而提升减排的效率并减少减排的成本。然而,我国在这一领域缺乏有效的行动,这也对国内碳市场借助国际竞争与合作来增强自身效率和活力的提升造成了不利影响。
碳金融产品创新少
在目前的碳市场中,主要的交易产品是碳排放权的现货,而碳金融产品的种类却相当有限。这一状况直接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参与到大规模的交易活动中。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碳金融产品种类繁多,比如碳期货、碳期权等。这些产品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各方的需求,同时也适合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然而,我国在这一领域尚显不足,导致市场如同死水一般,活力严重不足。
市场支撑体系待完善
为确保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作,诸多支撑措施是不可或缺的。这包括明确的行业标准、高质量的披露信息以及强有力的惩罚机制。然而,我国在这些方面,如标准制定、核查体系、信息透明度和惩罚力度,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碳市场交易的信息虽部分可在网站上查到,然而,诸如配额总数量和具体分配细节这类关键信息却并未对外公开。这种情况导致众多投资者和参与者缺少必要的决策参考,进而对市场的活跃程度产生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