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动态 > 双碳行业人才缺口高达 60 万,高薪工作虚位以待,你准备好了吗?
双碳行业人才缺口高达 60 万,高薪工作虚位以待,你准备好了吗?
碳排放专项技术培训平台
2024-11-06
2329

近年来,碳排放管理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碳排放管理师”与“碳排放管理员”这两个名称虽然相似,但培训机构却模糊了它们之间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区别。这种情况不仅关乎众多求学者的权益,更是行业发展的潜在隐患。

培训机构的混淆操作

现今,众多职业培训机构追求利润,却未向学员清晰说明培训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不同。众多学员误以为取得培训证书即等同于获得职业资格的认可。以部分二三线城市的小型培训机构为例,他们大肆宣扬培训证书的价值,却对职业资格证书的差异只字不提。这种做法使得许多学员耗费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却未能获得实质性的职业资格保障。此类短视行为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还让学员对整个行业产生了质疑。

同时,这种混淆还可能导致不良机构获利。比如,有些机构故意夸大培训证书的价值,收取高额的培训费用,却不能为学员提供相应的培训服务以及行业发展的指导。

实际的政策与需求现状

政策目标十分清晰,碳排放管理领域的人才短缺是客观存在,同时,学员和求职者的积极性同样不容小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现有的培养系统能够高效地培养出所需人才。正如教育部在4月19日发布的通知中所述,实现双碳目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对于碳管理人才有需求,但许多企业并未设立专门的岗位,这使得人才市场的供需矛盾愈发突出。

众多企业倾向于借助外包服务来处理碳管理事务,这一做法导致了行业内部专业人才的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此外,根据多个地区的企业调查,许多企业并未设立专门的碳管理岗位,相关人才只得在其他职位上兼职,这样的状况使得行业人才的发展速度大大减缓。

培训证书的有限作用

碳排放管理培训所得的证书,对于普及知识和掌握业务流程有一定的正面作用。然而,想要在短时间内凭借此证书迅速培养出碳监测核查、碳交易方面的人才,几乎是不现实的。在那些已经开设培训课程的地方,许多学员毕业后发现,持有培训证书想要进入相关核心岗位的就业市场,难度相当大。

培训课程内容大多局限于基础层面,缺少对技术深度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的指导。以某些在线课程为例,它们仅仅介绍了一些理论概念,并未涉及具体的案例分析或操作流程的详细讲解。

人才配置不足及需求未激发

证书的价值并不高,同时,行业内双碳人才分布明显不够。企业并未充分挖掘对真正双碳人才的需求,这导致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不足。尽管许多企业认识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但面对市场上证书的不规范和人才需求的不明确,他们不敢轻易投入资源来储备人才。

市场调研分析表明,部分企业因担忧长期投入与收益不成比例,已放弃了对双碳人才的招募与储备计划。这一举措使得双碳人才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进而形成了不良的循环态势。

国外的经验与国内的路

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体系已建立起以政府引导为核心、企业为主体、多方参与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而我国在此领域尚在摸索阶段。以我国市场为例,培训机构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体系支撑,导致假冒伪劣机构时有涌现。然而,正如陈志祥所言,随着行业规范性的逐步提高,这些假冒机构的活动空间将会受到限制。

我国可参考国际经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打造我们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部分试点地区,政府主动联合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开展培训活动,已取得显著成绩。

长期体系构建的期望

尽管现在培训领域出现了一些短期混乱现象,但从长远角度出发,人才体系的构建将逐步得到优化。特别是高校,需要考虑到自身培养人才的周期较长这一特点。此外,社会职业培训等领域也应加强合作。为实现双碳目标,人才的专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至关重要。